10月2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邀请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陆道坤教授进行题为“课程思政学习效果评价:原理、路径与方法”的专题讲座。
讲座围绕课程思政与德育的关系、课程思政学习效果评价的原则、课程思政教学学习效果评价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和课程思政与学生素质培养的融合四个方面进行分享。首先,陆教授回顾了课程思政的历史发展,强调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其次,陆教授详细介绍了思政政治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解释大学德育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探讨了大德育的内涵。随后,陆教授从学情研究、深入挖掘、育人目标和创新思维方法四个角度阐释了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原则,并深度解析了以学生课程思政学习效能为核心的发展指向和以优化课堂教学管理为核心的融入导向,全面地解读了如何高效推动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
在本次专题讲座中,陆教授重点介绍了课程思政评价的原则,即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增值”,注重发展的过程性和综合性。陆教授深度解读了基于“协同”理念的课程思政评价模式,包括课程思政专业课之间的协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和学生工作的协调。基于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陆教授详细地解释了诊断性评价(纸笔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过程性评价(学生思政素养发展档案袋评价法)和综合性评价(360度评价)三个课程思政学习效果评价方法。讲座最后,陆教授对英语课程思政的评价进行了针对性的解读,从跨文化的角度提出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和教师教学的适切度。
通过本次讲座,外国语学院各位教师对课程思政学习效果评价的原则、路径和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本学期开展的课程思政学习效果试点评价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讲座专家介绍:
陆道坤,男,教授,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弗吉尼亚大学访问学者,硕士研究生导师、教师教育学科方向负责人,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3项,刊发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其中近20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近年来,专注课程思政方面研究,刊发课程思政系列论文6篇,其中部分论文被引近2000次,部分论文被引近百次。受邀在武汉大学、江苏大学、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省级培训等进行专题学术讲座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