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邀请上海师范大学孙琳书记开展“挑战杯”专题讲座
日期:2022-11-04  作者:外国语学院   来源:  浏览量:212

10月28日下午15:30,外国语学院邀请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琳书记,为全院教师进行题为“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选题、研究与实践的线上讲座。

讲座围绕“挑战杯”的定位、竞赛方向、选题、实施流程和成果形式这五个方面展开。孙琳书记首先介绍了“挑战杯”的宗旨、定位、赛制、参赛学生等基本信息,并从类别、学科和学历三个分类说明了文科专业在“挑战杯”中的竞赛方向。

随后,孙琳书记结合自身参加两届“挑战杯”竞赛的经验,并以其特等奖项目——“科学育孙”和温州医科大学的特等奖项目为例,分享了如何进行“挑战杯”选题。孙琳书记提出,在选题时,教师应关注国家颁布的重要文件政策、社会热点问题和深度报道,结合教师自身的课题项目,以学术的角度进行思考。在实施过程部分,孙琳书记从时间安排和团队组成两方面进行了细致讲解。孙琳书记建议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孵化赛事进行积累和反馈,在组建团队时,要根据选题综合考虑指导教师及学生的专业背景。

在讲解了挑战杯的实施环节后,孙琳书记表明“挑战杯”的成果形式应该具有以下五个特性:权威性、展示性、专业性、宣传性和推广性,通过“1+X”(1份优秀的调研报告+X种其他成果)使得成果更具有厚度。最后,外国语学院教师围绕“挑战杯”学生团队的组建方面主题与孙琳老师进行了提问交流。

通过此次讲座,外国语学院各位老师从宏观竞赛流程和微观实施细节两个层面对“挑战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期待即将到来的新一届“挑战杯”成为充分展现我院师生科学精神的平台。

讲座专家简介

孙琳,法学博士,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带领学生团队获得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特等奖,获奖作品名称为《从“培育”到“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调查与教育实践研究》。先后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上海市“阳光计划”、上海德育实践课题等。在《南京师大学报》、《思想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