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萍,1908年生,四川富顺人(现自贡)。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邓萍曾参加领导著名的平江起义,长期担任红五军参谋长、红三军团参谋长,兼任过红五军军长,一度出任中央红军军事政治学校教育长。参加过五次反“围剿”和长沙战役、赣州战役,以及惨烈的广昌保卫战、湘江之战。1935年2月27日,邓萍在指挥部队攻打遵义老城时被子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年仅27岁。
发展历史
1926年邓萍考入黄埔军校,入校不久,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其后武汉国民政府宣布实行第二次北伐。武汉分校学员与学兵团合编中央独立师,邓萍随师奔赴前线,讨伐张作霖的奉系军队。
坚持革命
1927年,“七一五”事变后,汪精卫公开反对共产党。以陈独秀为首的党中央节节退让,大革命失败,部分党员退出革命。邓萍继续坚持斗争,同年冬受中央委派前往湖南第五师第一团搞兵运工作,先后在营部、团部担任书记官和副官。1928年下旬,在上级指示下,邓萍与彭德怀、张荣生、李光组建一团党支部,邓萍任支部书记,负责党内接洽工作。
平江起义
1928年7月18日,因南华特委被破坏,黄公略、黄纯一、贺国中等一批地下党员暴露被捕。情势危急下,彭德怀、邓萍、张荣生、滕代远召开团会议,提前发动起义。邓萍负责拟定和印制宣言、传单、标语、口号、布告。7月22日,率领一团一营在平江天岳书院大操场誓师动员,向平江县政府、民团、清乡队、清乡委员会发起进攻,历时不足100分钟,解除全部武装,俘虏千人。24日,平江县委在月池塘广场召开万人大会,宣布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正式成立,并成立了平江县苏维埃政府。
新城会师
平江起义后,湖南当局8个团围攻平江,彭德怀、邓萍领导的红五团被迫撤出平江。8月,国民党实行三省会剿,红五团多次反攻未果。9月遵照省委指示,部队向南突围,与红四军在武冈新城会师,共同进行井冈山保卫战和创建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
创建军校
1930年6月,中央指示红五军与红八军合编为红三军,由彭德怀任军团长,滕代远任政委,邓萍为军团参谋长兼五军军长。7月率军反攻平江,夹击国民党3个旅,大胜国军,追击并占领长沙。1931年,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红三团转入江西。同年秋,邓萍与何长工受中央委派,合并随营学校、闽西彭杨学校建成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确定在瑞金九堡建彭杨学校,在于都建公略步兵学校,在村下建红军大学。
入闽作战
1932年,红三军团与红七军团的十九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东方军”,彭德怀为总指挥,滕代远为政委,邓萍为参谋长,东出福建,连克清流、归化、将乐、顺昌4城,不久又攻下连城,扩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7月至12月,东方军两次入闽期间,共歼国民党8个团,俘获6000余人。邓萍始终参与了历次战役的组织和领导工作,成为红军中的著名将领。
壮烈牺牲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1935年2月东渡赤水河期间,彭德怀、邓萍领导红三军团攻占娄山关后追击国民党残军。为尽快攻克遵义老城,邓萍亲临前线指挥,侦查时被一颗子弹击中头部牺牲。
发展历史
1926年邓萍考入黄埔军校,入校不久,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其后武汉国民政府宣布实行第二次北伐。武汉分校学员与学兵团合编中央独立师,邓萍随师奔赴前线,讨伐张作霖的奉系军队。
- 上一篇:著名抗日群体——狼牙山五壮士
- 下一篇:主题团日|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