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分高分出炉!我校日语专业学子攻克N1,斩获优异成绩
日期:2025-08-28  作者:外国语学院   来源:  浏览量:7

2025年8月25日,日本语能力测试(JLPT)成绩单揭晓,我校外国语学院日语与俄语教学部22003班李瑞珠以173分的骄人成绩攻克了N1(满分180分)。这样的分数不仅在全球前3%的塔尖区间稳稳落座,更以“零教辅、纯真题”的极简路径,验证了“窄输入—高频复现”理论在外语学习中的强大作用。她把2010年—2024年官方真题铸造成一座“私人语料库”,用跨学科视角拆解命题逻辑,把每一道错题、每一个词汇、每一秒听力都转化为可迁移的元认知策略,最终让173分成为“方法论的胜利”而非“偶然的运气”。



一、个人信息:



姓名:李瑞珠

学院、系部:外国语学院、日语与俄语教学部

专业:日语

兴趣爱好:看日剧、动漫

获得荣誉:

2022-2023年度优秀学生干部;

2023-2024年度优秀学生干部;

2023-2024年度学习优胜奖;

2023-2024年度东软教育二等奖学金;

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外语职场综合应用大赛国家级一等奖;

早稻杯日语技能大赛三等奖;

人民中国杯编译大赛优秀奖;

人民中国杯日语翻译大赛优秀奖;

人民中国杯日语写作大赛优秀奖;

大连市第35届佳能杯日语演讲比赛三等奖;

大连市第36届佳能杯日语演讲比赛三等奖;

东软日语商务场景大赛一等奖

课外实践:

2022年-至今参与日语与俄语教学部日语演讲社团活动

担任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第五届国际文化节日语主持人

利用课余时间担任线上日语一对一教师,主要负责为零基础学员进行日语入门教学,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JLPT等级考试的专项辅导。


二、考级经验总结

真题信仰:

2010

年-

2024

年真题=唯一教辅



李瑞珠同学认为,真题不仅是练习材料,更是最直接的备考指南。在备考期间,她以2010年-2024年的真题作为核心复习内容,反复演练、逐题突破。同一套题多次出现不是为了“背答案”,而是为了熟悉命题思路、常见考点和答题节奏。真正重要的不是“见了又见”,而是“每一次都有新理解”。


单词捕手:真题里“捞”生词



她认为所有单词都来自真题——不管是阅读文章、选项还是听力原文,只要是生词就抄录背诵。更重要的是,在背单词的过程中大家会慢慢发现真题词汇往往会在不同年份、不同题型中重复出现。借助这种“高频复现”现象,词汇记忆不仅更牢固,也更贴合考试实际。


3阅读&听力:逐句精读打基础;错题精听塑肌肉记忆



阅读部分:

李瑞珠同学采取精读与回译相结合的方式——第一遍通读全文,查清生词、分析长难句结构,理清文章逻辑;第二遍进行“回译”训练:先将日文译成中文,再依据中文回译成日文,并与原文对照,找出表达差距。此外,她还会专门整理常用表达和句型,强化语感积累。


听力部分:

主要以套题为单元进行训练,第一遍模拟考场环境,边听边记录关键信息;第二遍针对错题和模糊内容逐句精听,并进行听写和跟读;第三遍则使用1.25倍速复听,强化听觉反应能力。每一处错误都不放过,直至完全听懂、理解透彻。


【后辈寄语】

李瑞珠同学还为备考迷茫中的学弟学妹们准备了一段话:

“备考路上难免枯燥,甚至偶尔自我怀疑,这都很正常。我的这种方法虽然看起来“笨”,但恰恰是最有效的办法。真题是最好的模拟,也是最好的复习材料。不多扩展、不求炫技,只要踏踏实实把真题吃透,反复锤炼自己的应试手感,我相信大家都能够能够在考场上稳定发挥,取得理想分数。”


【教师评价】
1.班导师佟玲老师:
“李瑞珠的173分是‘慢工’的胜利。她提前一年半规划,把真题当教科书,把错题当宝藏。N1已经不是门槛,而是她通往国外大学交换项目的跳板。”


2.日语系专业教师点评:

“真题循环”看似简单,实则符合“窄输入高频复现”的外语学习规律。真题文本≈考试语料库,词汇、语法、语篇分布高度重合,重复即可形成“肌肉记忆”。建议N2考生把2015-2024真题刷2遍,N1考生至少刷3遍,时间不足可优先做2018后“新倾向”题型。推荐备考时间轴:N2备考:600h≈每天3h×200天基础段(3个月):教材《TRY!N2语法》《新完全掌握词汇》+真题2套强化段(3个月):真题10套+错题回炉冲刺段(1个月):N1备考:800h≈每天4h×200天基础段(4个月):教材《新完全掌握N1语法》《N1词汇速记》+真题2套强化段(4个月):真题15套+听力影子跟读冲刺段(1个月):全真模考+薄弱项靶向训练。


从2010年到2024年,她把多年多套真题读透读懂,将1800分钟的标准化试题折叠为180秒的心流反应;从五十音图到173分,她把“应试”升级为“研试”,把“备考”升维为“治学”。这一成绩不仅是一枚个人勋章,更是外国语学院“以考促学、以学促行”培养理念的生动注脚——它告诉我们:当“慢工”遇见“真题”,当“毅力”遇见“方法”,每一个普通学子都能把语言边界推向更辽阔的世界。今天,李瑞珠用173分写下序章;明天,更多东软学子将循着这条路,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用同一种语言讲述不同的中国故事。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