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好!欢迎来到成长π计划第十二期!本期邀请到日语专业的姚和栩学姐,她跨考至沈阳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用六个月备考诠释了突破与坚持。从日语学习到教育领域的跨界探索,她如何平衡专业转型?又有哪些考研心得想分享?快来一起听听她的成长故事吧!
姓名:姚和栩
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班级:日语21004
研究生录取院校:沈阳师范大学
录取专业:心理健康教育
考研动机:在本科阶段学习日语的过程中,我不仅提升了语言表达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也逐渐对教育这一影响深远的领域产生了浓厚兴趣。语言的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个体心理与人格的积极塑造。尤其在与人交流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过程中,我对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领域产生了强烈的关注与兴趣。正是出于对专业兴趣的不断延伸,以及对自我认知与共情能力提升的追求,我决定跨考教育学,进一步系统学习心理发展与教育支持的相关知识。希望未来能将语言优势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助力更全面、更有温度的教育实践。
考研心得
回望这段考研旅程,六个月的坚持,是一场与自我的较量,也是一段不断突破的修行。备考过程中并非一路坦途,焦虑、迷茫、瓶颈时常袭来,但正是那份对目标的笃定、对自我的要求,让我始终没有放弃。一次次刷题总结的过程,都是内心毅力的磨砺与成长的积累。
在此,我也要由衷感谢我的母校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与丰富的学习资源,特别是图书馆、备考自习室等便利的开放,以及各类讲座、资料的共享,都让我感受到一种持续向上的力量。同时,感谢一路上给予我指导、鼓励和温暖的老师们,是你们的悉心关怀和专业建议,让我在迷茫中重拾信心,在困顿时找到了方向。
给学弟学妹们的备考建议
我在2024年5月正式确定了考研院校与专业方向,自那之后,便利用暑假和大四上学期的课余时间,进行了长达六个月的集中备考。这段备考经历不仅让我收获了知识,更让我积累了许多实用的经验,也产生了不少深刻的感悟。我想从英语、专业课以及备考心态三个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在考研路上的思考与建议。
英语备考:重视单词积累,精做真题练习
英语作为考研的重要科目,基础词汇的掌握至关重要。尤其是真题中反复出现的高频词汇,要特别留意,把它们整理出来,进行反复记忆。比起对于陌生词汇书的生硬背诵,把握“真题词汇”这一高效切入点,更有助于建立应试语感。
同时,对于真题的练习也必须投入足够的精力。尤其是阅读理解部分,不能只关注自己做错的题,更要逐题分析每一道题目的正确选项是如何设定的,在文章中如何体现的,错误选项又是通过哪些方式“混淆视听”的。通过不断总结出题逻辑和答题规律,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解题思路,正确率自然也会稳步提升。
专业课备考:注重记忆积累,紧跟教育热点
我所报考的专业是教育学,这一学科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能力要求都很高。备考中,我尤其体会到对于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以及教育心理学等核心内容的系统掌握和反复记忆的重要性。建议大家在复习过程中多动笔、勤默写,不仅有助于强化记忆,也有助于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
此外,光有“书本知识”还远远不够。教育是一门与现实紧密相关的学科,因此,在备考过程中,多关注当下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多思考现实中的教育现象,对于提升综合分析能力尤其关键。临近考试的一个月,我会每天整理一条教育热点话题,在应对材料分析题时,就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往往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
心态调整:温柔对待自己,也坚定相信自己
备考的日子里,我们总会经历情绪的起伏:有时自信满满,有时却又陷入焦虑与怀疑。曾经的我也因为进度慢而自责,为做题正确率的不理想而沮丧。但慢慢地我明白了,考研不是一场和别人的比赛,而是一场和自己的对话。在漫长的复习过程中,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允许自己偶尔情绪低落,也是一种成长。适当的休息不是偷懒,而是为了走更远的路。
学姐寄语
考研是一场漫长的旅途,但请相信,每一滴汗水,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开花结果。在你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请不要急着否定自己,你已经走得比你想象中更远了。正如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说:“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愿你们在备考的过程中,也能不断探索属于自己的节奏,在反复中积累,在坚持中成长。你值得拥有最好的自己,加油,未来可期!
姚和栩学姐的跨考之路,展现了从语言学习到教育探索的跨界可能。她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明确目标、科学备考与积极心态,是考研路上的关键力量。愿每位同学都能在她的故事中汲取勇气,在属于自己的成长赛道上,以坚持为笔,书写突破边界的精彩篇章。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成长计划第成长π计划第十一期|打破边界,遇见成长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