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邀请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吕汀副教授为全院教师进行题为“以‘课程思政’为引领构建基于PBL的混合式大学英语课程”的专题讲座。讲座于腾讯会议线上进行,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英语系主任王姗姗教授主持。
吕教授首先介绍了电子科技大学作为双一流A类院校的理工类行业特色型院校背景。接着,她深入分析了当前大学外语课程所面临的挑战,如学分较少、要求高等问题,并介绍自2012年起,电子科技大学对《通用英语(提高)》课程进行了校本教学改革。
吕教授详细介绍了《通用英语(提高)》课程的重要发展历程:从自编教材出版开始,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线中国大学MOOC、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等。其后,吕教授以思政引领、项目驱动和混合融通三个方面展开介绍了“以‘课程思政’为引领构建基于PBL的混合式大学英语课程”的具体实践路径。
在思政引领方面,吕教授首先解读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和2020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有关课程思政内涵的定义,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人才培养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其次,吕教授详细解读了课程教学大纲中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
在项目驱动方面,吕教授详细介绍了PBL(project-basedlearning)项目式学习在大学外语课程中的具体实践。首先,吕教授探讨了教学中“项目”与“任务”的区别,认为项目和任务的区别在于前期支撑和应用场景有所不同。项目的前期支撑是环环相扣的一系列任务,并且项目的应用场景是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其后,吕教授详细介绍了课程六个单元主题下的六个单元项目,包括自我成长故事探索presentation、名人优秀品质挖掘interview和学术诚信意义探讨seminar等多样化的单元项目。
最后,吕教授介绍了课程混合融通的具体实践。首先,其解读了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定义和内涵。其次,吕教授以大学外语课程为例,详细介绍了课程在线资源的构成,包括语言知识授课资源、在线练习与测试和线上交互平台三个组成部分。最后,其介绍了课程讲授与内化的翻转课堂情况。通过线上线下双循环,课程实现了迭代升级,强化了语言能力。通过加强学习行为分析,课程实现了精准混合和强化过程监控,重塑了课程教学生态。
讲座结束前的互动环节,吕汀教授针对与会老师提出的有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对于课程思政目标制定、PBL项目教学以及课程思政目标的达成度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本次讲座,外国语学院教师深入了解了“课程思政”在外语课程中的融入实践,为今后外语类课程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提升“课程思政”内涵等提供了借鉴思路和解决方案。
讲座专家介绍:
吕汀,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专门用途外语”骨干教师,负责的“通用英语B(提高)”课程及团队获评为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同时主持四川省精品在线课程《中西文明比照》,并承担国家精品在线课程《英语有效表达:语言、修辞与逻辑》和四川省线上一流本科课程《英语进阶读与写》的部分主讲工作。2019年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第五届外语微课大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四川赛区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