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5月22日,是一个悲伤的日子,在一天,祖国痛失了两名院士。一位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另一位是“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两位老先生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心怀大爱。大学生作为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除了对两位院士的离去而感到悲痛,我们更应该向他们学习,将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传承下去,不辜负他们对青年的期望。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名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也仍然只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毕生的梦想便是禾下乘凉,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如今,他实现了他的梦想,用他勤劳的双手,解决了全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
作为当代大学生,同学们应该向两位前辈学习,尽自己所能,从身边小事做起。食堂里的剩饭剩菜,还有前段时间登上热搜的“青春有你3”的倒奶事件,这一桩桩一件件浪费粮食的案例多么令人寒心!同学们对已有的食物不珍惜,但可曾想过,那些粮食是袁隆平院士潜心研究多年才得来的成果。如果袁爷爷看到浪费的粮食,该有多么痛心。
袁爷爷直到八十多岁,还依旧下水田察看稻苗的成长状况,他一直都是精神饱满,干劲满满。作为青年,我们理应珍惜当下,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时光。努力学习,把握时间的规划。大学四年时间过得非常快,不要等到毕业的时候,才发现浪费了很多的宝贵时间,最终追悔莫及。
最后,小外呼吁大家:万家袅袅炊烟起,不忘神农教稼时!他还曾勉励青年:“我始终都还在努力使梦想成真,你们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我相信你们必定会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实践、厚积薄发,并将不会辜负时代的担当。”如今,同学们身处在良好的生活条件下,更应该节约粮食,避免浪费,要且行且珍惜,莫要让那些替我们负重前行的前辈们所付出的努力付诸东流。除此之外,同学们也要潜心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争取成为祖国栋梁,在历史的车轮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